在李公朴幼儿园中班的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中,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孩子们为妈妈亲手制作贺卡的全过程。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节日教育的温暖意义,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幼儿情感表达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,以及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价值。
一、活动中的观察与感动
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,用彩纸、贴纸、水彩笔等材料专注地制作贺卡。有的孩子画满爱心,有的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"妈妈我爱你",还有的将亮片贴成花朵形状。最触动我的是一个小男孩反复擦拭画错的部分,焦急地说:"我要画得最漂亮给妈妈。"这种纯粹的心意让我意识到,幼儿的"笨拙"背后藏着最真挚的情感。他们或许无法精准控制手指动作,但每一笔一画都在传递对母亲的依恋与感恩。
二、教师角色的启发
在活动中,主班老师并未直接示范"标准贺卡",而是通过提问启发孩子:"妈妈最喜欢什么颜色?""你想对妈妈说什么秘密?"这种方式既尊重了幼儿的个性化表达,又将抽象的爱转化为具体的行动。当孩子因剪纸困难而沮丧时,老师蹲下来握住他的小手共同完成,既维护了孩子的自信心,又让手工过程成为亲子情感的延伸。这让我领悟到,节庆活动的核心不是追求作品的完美,而是搭建情感传递的桥梁。
三、教育实践的反思
我也注意到个别孩子因家庭结构特殊(如由奶奶抚养)在活动中表现出迟疑。这提醒我在未来设计中需更注重包容性,允许孩子自由选择赠送对象,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节日中找到情感归属。此外,教师后续与家长的沟通同样重要,通过分享制作过程的照片与童言童语,能帮助家长读懂孩子的"爱之密码"。
这次见习让我深刻认识到,幼儿园的节庆活动是情感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天然融合点。作为教师,我们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,更是幼儿情感的倾听者与传递者。当孩子们举着贺卡欢呼"妈妈会开心吗"时,我看到的不仅是节日的仪式感,更是一颗颗正在萌芽的感恩之心。这种以爱育爱的过程,正是幼教工作最动人的价值所在。
——高千航
